Email    (02)2931-2001       
首頁 / 活泉雜誌 / 處遇規劃行動
2023心怡的威薩克慶典
—心怡生活重建行動研究研討會
2023.09.27
文字:施明玉/圖片:Pinterest
楔子
 
  在今年(2023)初,開始構思研討會的方向時,在思索要用什麼樣的主題,要怎麼進行,唯一確定的方向是社群上的深耕,這一年經歷了許多,但是轉換成研討會,要怎麼進行?說實在沒有頭緒。
 
  歲末之際的春節,我自行前往太平山,進到大自然中。一路上從山下的小雨到山上的放晴,以及隔日難得的日出,感受到大自然的共振與迎接。這兩天在太平山,從鐵杉林步道、翠峰湖的寂靜山徑,到見晴古道,都能看到的訊息就是每棵樹都在展現自己的價值,有紮根矗立,長高到看不到盡頭,這是多少的經年累月的累積,就這樣毫無疑惑的一路往上;也有因風雨倒塌的樹木,但卻因為獨有奧陶紀苔原,穿上綠色的樹衣苔蘚而添了生動氣息。每棵樹無論怎麼長,都是獨一無二的,而一群樹卻能共譜和諧曲,帶來如此自然與美麗之景。這樣的體驗呼應了理想中社群的樣子,每個角色,都是獨一無二的,或許這是接下來這一年要深入體會的方向。
 
  這讓我想到心怡生活重建教育也是會長在山上童年生活經驗,產出的智慧結晶,耳熟能詳的吳郭魚回生術以及母雞孵蛋的故事,會長的經驗,告訴我們,生活中處處留心,都能帶來啟發及當下需要的答案。
 
  而我在這一趟太平山之旅中,過去一年來不及消化的沉重,也在承載這片美麗森林的土地裡,不斷釋放、分解,並轉化成前進的智慧。這是一趟難得的經驗,一個人的旅行,從自己的核心需求出發,並且面對真實的自己,有機會一定要試試。
 
 
會長的邀稿
 
  年後,養生休息一段時間的會長開始與工作團隊通信,讓人振奮不已,他看了去年雜誌未如期發行,因此建議工作團隊寫下「如何接觸協會、在工作中的體驗與未來的規劃」,鼓勵大家並帶來寫作靈感。
 
  整理二十年的工作經驗,是有趣的反思過程,這些過程的經驗,並思及三個人代表的是不同階段的歷史串連,也發現了這是個開創的重要歷程,三個不同的切入角色,也代表不同層面的能量。因而形成研討會主題—接觸與體驗。
以「接觸與體驗」作為行動研究的主題,也讓每個在其中參與的角色,藉這個機會在新一年的第一季停下來回顧過去的經驗,因此年假後就進入準備的狀態,不斷經歷反芻、消化與轉化。
 
研討會倒數
 
  每年的行動研究研討會,我們會邀請活泉之友共同參與,每一位出席的朋友,都帶來一份祝福與支持,這是集氣的過程,帶來的力量與勇氣是加乘的,形成的磁場共振,也會自然分享給在場參與的人,並且我也感覺到一股趨勢的能量,如同是大自然脈動,或是宇宙的神聖秩序,推著我們進到下一個階段,而在前進之前會有一些問題需要克服,要把不再適合的舊有模式卸除,也才能更加輕鬆的前進。
4月進到第二週,研討會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期,經歷一件事件發生—一位在工作站多年的學員爆發不穩定。讓忙碌加劇的同時,在行動研究研討會的時間發生,也帶來很大的警醒與轉化的意義。
 
  學員不穩定事件的發生,同時檢視著三項功能。一是工作站長期經營的社群功能,二是學員本身的復元及獨立的功能,三是家庭的功能。透過這次事件,可以看到,工作站、工作團隊以及社群具備的完整功能,在社群與整體團隊的成熟條件下,就像是舖路與造橋的角色,在出狀況時,可以爭取緩衝的時間,讓「難行」的路,「能行」。但另一層面也代表,生命要避免原地打轉,要靠自己的雙腳前進,以及雙手決定要如何揮灑,而這些行動的能量,要看當事人是否願意起身,以及家庭成員是否具備回應這些問題的能量。這次的經驗加深了「自助、人助、天助」內涵,這是一段有具有意義的過程。
 
  這是個艱鉅的挑戰,過程中充滿各種失控與不確定,也是再次證明這個工作無法單靠一輔導人力可以克服,處理的同時間不斷帶來輔導方法的更新與升級,在社群中得到的緩衝時間,再將問題回到每個角色的生命功課。這個過程,讓我走過挑戰的複雜滋味,處理後的平靜放鬆,以及此刻詮釋時的喜悅。
 
研討會當天—自我價值
 
  這次研討會,工作團隊在與會好友的支持下,娓娓道出這段過程的堅持與努力,三8世代象徵在協會的三階段歷程。第一個階段是家屬角色的徐聖惠老師,經歷協會從沒有補助,全由家屬投入,到爭取到充足補助的階段;第二階段我以專業科系的角色加入,經歷政府補助不穩定,一切歸零,發展社會支持團隊,朝獨立運作方向發展;第三階段是球隊志工介紹加入的費詩涵老師,這時舊衣回收進入實驗階段,而生活化、實用化已有雛形;協會的專業累積,打出心怡的招牌已建立。協會透過三個角色,看到這個模式淬鍊與精實的過程,而三位也代表不同階段的意義,與不同面向的能量展現,寫到這裡又是滿滿的感動,這是堅持而來的。
 
  我們從歸零運作中,不斷的定義與開創這套生活化的模式的專業。所以要回到自己在做的事上,用心投入以行動研究整理累積的案例與經驗,更重要的是聚集社會的參與,形成支持的共識團隊。研討會當天在場的活泉之友就是心怡生活重建教育計劃的共識團隊,因此從工作團隊、交流志工(家屬)、工作隊(學員)、受訪志工、網球後援、舊衣宣導到社會宣導志工的報告與分享,也就完整了這個計劃,今年研討會的亮點是專業後援的分享,專業工作者從自身的相關經驗,分享了自然而重要的專業背書,並進到了下半場的重頭戲,黃嬡齡博士的國外經驗專題演講。
 
  研討會進到尾聲,也帶出了「自我價值」討論。協會推動工作的過程,從一開始面臨各方的打壓,遭遇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,經由一路堅持、對話、行動與傳承,而走出一條自己的路,長出自己的樣子,這就是協會在行動中展現的「自我價值」。
 
  在現今的個案服務模式下,極易產生主流社會價值觀投射期待在工作者身上,工作者只能以建立專業界線來預防,但仍不易避免。在心怡生活重建,第一步以社群作為「社會安全網」,第二步是有機會回到或選擇面對生命功課,生命功課的具體意義或許可以解讀為身而為人的功能修復,我們每個人都有生命功課要面對。一個人的價值,是自己隨著生活的體驗不斷的自我定義,一邊走著,一邊就會看到自己不同成長的樣子。
 
 
研討會結束—開始
 
  112年4月20日正好是四月第二次的牡羊新月及日蝕,在牡羊座的29度,再1度就要進到金牛座。有結束及開始的意義,日蝕也會顯現較多的陰暗面,是清理與釋放的提醒。牡羊座是回到真實,金牛座是象徵滋養萬物的大地,日蝕是面對陰暗,回看這段從籌備到結束的過程,很有這些意義。
 
  「威薩克慶典」是一種身心靈界高頻能量聚會帶來的提升與轉化,而我們是在研討會籌備的過程匯集了大家的支持與祝福,也是如威薩克慶的定義一般,在研討會結束,工作站進入下一個新的獨立層次,在接下來雜誌中持續分享。